新闻纵横 媒体厦大
历史激流中,厦门大学书写了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宏伟篇章。长汀人民以其博大胸怀为厦门大学提供了一方净土,厦大也为长汀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生机,深刻影响长汀社会的发展。台湾光复后,众多厦大学子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为台湾重建及其后的经济腾飞作出卓著贡献。汀江鹭影文教之光抗战烽火中,厦大得到长汀人民的竭诚支持。同时,厦大的内迁,也为长汀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抗日救亡、文化教育、社会经济等方面深刻...
2025-09-17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五年规划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作用。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
2025-09-23
9月2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校53个项目获批立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不含西部项目)。其中重点项目8项(并列第1)、一般项目24项(并列第5)、青年项目21项(并列第9),为全国唯一在三类别均跻身前10的高校。本年度我校6个学科立项数进入全国高校前10,管理学、社会学、哲学3个学科并列第1,法学并列第5,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并列第10。从...
2025-10-02
9月29日,中央统战部官方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刊文《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凝聚力向心力》。文章围绕“创两岸融合发展的东南窗口”“架传承创新的东南‘侨’梁”“筑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东南灯塔”等维度展开,详细介绍厦门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充分发挥“侨、台、特、海”优势和“海峡、海丝、海洋”特色,在探索和创新港澳台侨海外统战工作的做法和成...
2025-09-30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京公布“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AMI智库入库名单”及特色案例名单。我校共有12家智库入选AMI智库入库单位,2个案例获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回顾特色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最前列,彰显了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AMI)是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权威智库评价活动,每四年评选一次,以“吸...
2025-09-29
9月26日,“舆论学的中国田野与中国学问”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福建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文辉,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刘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魏畅主持开幕式。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央地各个行业领...
2025-09-29
9月21日上午,2025级本科新生军训结业典礼在翔安校区一期田径场举行。承训部队首长,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校党委副书记、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理,校长助理、翔安校区管委会主任、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怀锋出席。人民武装部部长、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洪春生主持典礼。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分列式在庄严的《分列式进行曲》中正式开始。本次共有18个徒步方阵,每个方阵由101人组成。2025...
2025-09-28
9月24日上午,学校在颂恩楼220会议室召开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学校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性谋划、加强制度性安排,研究部署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校党委书记、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东伟,校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2025-09-24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实现无缝协同。这是厦门大学能源学院郑志锋教授团队与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先进储能技术集成设施创新平台,运行一年来,这座以智能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能源方舟”,以多项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分布式智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效率。储能技术集成设施创新平台。...
2025-09-26
“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今年就可以打败德国,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1944年10月26日,《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在给父亲的家书中这样写道。不久前,这封珍藏了80余年的家书被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发黄的信纸,工整的字迹,这封信在徐光耀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饱含了我作为人子的孝道亲情,更有我作为一名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走进大学校园,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这些汇聚“宝藏”的场馆既是时代的见证、...
2025-09-25
黄本立 厦门大学供图光谱分析这项被誉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慧眼”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百年前,中国在这一领域几乎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黄本立怀揣赤子之心,以前瞻视野和无畏勇气,从零起步,开拓进取,带领中国学者在一片荒芜中开辟出原子光谱分析的科研沃土。9月21日,在黄本立百年诞辰之际,回望其波澜壮阔的科研人生,让人由衷感佩。战火中颠沛流离地求学、未及毕业便北上投身建设、...
2025-09-22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柔性纤维电极,植入动物大脑后,其运动可以受人工控制,还可以在动物肌肉组织内长期发挥作用,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新型传感工具。这是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的。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17日23时在线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脑机接口系统中,连接电子设备和大脑的电极,是采集脑电信号的核心部件。当前,传统柔性电极在植入大脑后,一般是在固定位置采集有限信号,无法动态调节。...
2025-09-18
大黄鱼,又叫黄瓜鱼,其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有着“国鱼”的美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福建省宁德市,2024年该市大黄鱼产量达21.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约8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宁德大黄鱼养殖产量何以能占到中国的八成?种业创新是一把“金钥匙”。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厅。林榕生 摄壮大水产种业“芯片”走进位于宁德市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09-14
唐仲璋与夫人郭如玉。1955年,唐仲璋(右四)在野外调查时与同事、学生合影。《中国吸虫学》 唐崇惕、唐仲璋著《人兽线虫学》 唐仲璋、唐崇惕著【科学家的诗词情缘】 学人小传唐仲璋(1905—1993),福建福州人。寄生虫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福建师范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副校长。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48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进修,1950年回国,任职于福建协和大学(后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单位合并,...
2025-09-08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刚结束宁夏支教之行的厦门大学学子兰佳祥说。当初正是受到这句话的感召,兰佳祥成为厦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由共青团中央推荐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厦大团委书记张晴介绍,当时,作为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首批高校,厦大响应团中央、...
2025-08-24
前不久,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庄春兰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立项资助,她将在肠道病毒领域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这是厦门大学博士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厦门大学以“导师赋能-平台筑基-机制护航”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博士后从学术新手成长为科研创新生力军。“平台建设标准化、资源供给精准化、技术支持专业化”,这是厦门大学科研平台给博士后们的直观感受。王钰本硕博都在厦门大学从事抗衰老相关研究,...
2025-08-19
新闻纵横
历史激流中,厦门大学书写了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宏伟篇章。长汀人民以其博大胸怀为厦门大学提供了一方净土,厦大也为长汀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生机,深刻影响长汀社会的发展。台湾光复后,众多厦大学子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为台湾重建及其后的经济腾飞作出卓著贡献。汀江鹭影文教之光抗战烽火中,厦大得到长汀人民的竭诚支持。同时,厦大的内迁,也为长汀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抗日救亡、文化教育、社会经济等方面深刻...
2025-09-17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五年规划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作用。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
2025-09-23
9月2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校53个项目获批立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不含西部项目)。其中重点项目8项(并列第1)、一般项目24项(并列第5)、青年项目21项(并列第9),为全国唯一在三类别均跻身前10的高校。本年度我校6个学科立项数进入全国高校前10,管理学、社会学、哲学3个学科并列第1,法学并列第5,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并列第10。从...
2025-10-02
9月29日,中央统战部官方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刊文《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凝聚力向心力》。文章围绕“创两岸融合发展的东南窗口”“架传承创新的东南‘侨’梁”“筑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东南灯塔”等维度展开,详细介绍厦门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充分发挥“侨、台、特、海”优势和“海峡、海丝、海洋”特色,在探索和创新港澳台侨海外统战工作的做法和成...
2025-09-30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京公布“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AMI智库入库名单”及特色案例名单。我校共有12家智库入选AMI智库入库单位,2个案例获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回顾特色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最前列,彰显了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AMI)是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权威智库评价活动,每四年评选一次,以“吸...
2025-09-29
9月26日,“舆论学的中国田野与中国学问”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福建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文辉,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刘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魏畅主持开幕式。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央地各个行业领...
2025-09-29
9月21日上午,2025级本科新生军训结业典礼在翔安校区一期田径场举行。承训部队首长,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校党委副书记、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理,校长助理、翔安校区管委会主任、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怀锋出席。人民武装部部长、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洪春生主持典礼。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分列式在庄严的《分列式进行曲》中正式开始。本次共有18个徒步方阵,每个方阵由101人组成。2025...
2025-09-28
9月24日上午,学校在颂恩楼220会议室召开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学校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性谋划、加强制度性安排,研究部署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校党委书记、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东伟,校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2025-09-24
媒体厦大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实现无缝协同。这是厦门大学能源学院郑志锋教授团队与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先进储能技术集成设施创新平台,运行一年来,这座以智能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能源方舟”,以多项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分布式智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效率。储能技术集成设施创新平台。...
2025-09-26
“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今年就可以打败德国,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1944年10月26日,《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在给父亲的家书中这样写道。不久前,这封珍藏了80余年的家书被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发黄的信纸,工整的字迹,这封信在徐光耀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饱含了我作为人子的孝道亲情,更有我作为一名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走进大学校园,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这些汇聚“宝藏”的场馆既是时代的见证、...
2025-09-25
黄本立 厦门大学供图光谱分析这项被誉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慧眼”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百年前,中国在这一领域几乎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黄本立怀揣赤子之心,以前瞻视野和无畏勇气,从零起步,开拓进取,带领中国学者在一片荒芜中开辟出原子光谱分析的科研沃土。9月21日,在黄本立百年诞辰之际,回望其波澜壮阔的科研人生,让人由衷感佩。战火中颠沛流离地求学、未及毕业便北上投身建设、...
2025-09-22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柔性纤维电极,植入动物大脑后,其运动可以受人工控制,还可以在动物肌肉组织内长期发挥作用,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新型传感工具。这是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的。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17日23时在线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脑机接口系统中,连接电子设备和大脑的电极,是采集脑电信号的核心部件。当前,传统柔性电极在植入大脑后,一般是在固定位置采集有限信号,无法动态调节。...
2025-09-18
大黄鱼,又叫黄瓜鱼,其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有着“国鱼”的美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福建省宁德市,2024年该市大黄鱼产量达21.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约8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宁德大黄鱼养殖产量何以能占到中国的八成?种业创新是一把“金钥匙”。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厅。林榕生 摄壮大水产种业“芯片”走进位于宁德市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09-14
唐仲璋与夫人郭如玉。1955年,唐仲璋(右四)在野外调查时与同事、学生合影。《中国吸虫学》 唐崇惕、唐仲璋著《人兽线虫学》 唐仲璋、唐崇惕著【科学家的诗词情缘】 学人小传唐仲璋(1905—1993),福建福州人。寄生虫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福建师范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副校长。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48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进修,1950年回国,任职于福建协和大学(后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单位合并,...
2025-09-08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刚结束宁夏支教之行的厦门大学学子兰佳祥说。当初正是受到这句话的感召,兰佳祥成为厦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由共青团中央推荐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厦大团委书记张晴介绍,当时,作为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首批高校,厦大响应团中央、...
2025-08-24
前不久,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庄春兰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立项资助,她将在肠道病毒领域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这是厦门大学博士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厦门大学以“导师赋能-平台筑基-机制护航”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博士后从学术新手成长为科研创新生力军。“平台建设标准化、资源供给精准化、技术支持专业化”,这是厦门大学科研平台给博士后们的直观感受。王钰本硕博都在厦门大学从事抗衰老相关研究,...
2025-08-19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01
09
文化日历
2025-09-01 10:00:19
保欣丽英楼(嘉庚一)404教室
28
08
文化日历
2025-08-28 19:30:18
南光1号楼101报告厅
19
06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2025-06-20 15:00:34
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1号报告厅
03
06
文化日历
2025-06-05 19:10:58
翔安校区学武楼A103
文化日历
01
09
文化日历
2025-09-01 10:00:19
保欣丽英楼(嘉庚一)404教室
28
08
文化日历
2025-08-28 19:30:18
南光1号楼101报告厅
19
06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2025-06-20 15:00:34
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1号报告厅
03
06
文化日历
2025-06-05 19:10:58
翔安校区学武楼A103
通知公告
每日一书
乡村治理中的赋能理念与实践
乡村治理中的赋能理念与实践林雪霏著馆藏地:本部-总馆-基本书库新书区D638/211.4本书直面当前乡村公共品供给困境,跳出深化国家干预还是推动村民自治的二元选择,提出以外部干预培育村庄自主治理能力的“乡村赋能”理念,探索政府引导和政策干预助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思路和新形式。本书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提出乡村治理创新对于赋能理念的需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乡村赋能”;第二部分围绕“何为乡村赋能”系统梳理赋能...
影像厦大
南强红笺
附属单位之窗
Top